关于天猫双12规则FAQ:
Q1:什么是价格?什么是券后价?具体的计算逻辑是什么?
1.价格标签:一般指详细显示的销售价格。价格取设定单品折扣后的价格(如促销活动价格、单品宝等)。如果单品折扣仅针对特定渠道/人群/定向场景生效,则不计入。
2.优惠券后价:实时计算活动价格可直接减少折扣,计算消费者最容易享受的价格。折扣包括跨店全额减少、店铺优惠券、商品优惠券等。其中,店铺优惠券、商品优惠券只计算整个网络的自动促销券;不符合跨店全额减少门槛的,不计入优惠券后价,符合门槛的,可计入优惠券后价。
Q2.商品注册的准入要求,看商品的最低成交价格吗?
A:注册时不检查最低交易价格,最低交易价格将作为商品价格力工具的计算因素
Q3:商品价格力是什么意思?
A:商品价格力高,代表活动预期的包容性交易价格,比活动前一段时间的最低交易价格更具竞争力,反之亦然。
Q4:商品价格力会影响流量获取吗?
A:商品的价格力会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优惠感知,从而影响商品的转型。这里提醒商家注意商品价格和活动的管理。同时,平台将帮助商家通过购物车好价打标、主会场、行业会场集中曝光等方式提高活动效果。
Q5:如何贴上好价标签?
A:当商品与淘内相同的预期包容性交易价格比较排名具有优势,或属于历史N天的最低价格(如近90天的最低价格)时,系统会自动在前台进行标记,无需业务操作。商家可以通过调整折扣来提高商品排名,也就是说,他们有机会获得投标。
二、价保相关FAQ:
Q6:同款商品降价会支持价保吗?
A:会议上,消费者可以通过价格保证入口选择存在相同价格的商品,平台将在24小时内审核,并将真正的差异退还给消费者。
Q7:如何计算价保退款的差价?
A:系统自动计算同一用户当前同一商品的差价(根据用户优惠资产计算)和活动中用户实际支付的差价。
Q8:对于降价商品,我已经通过退货退款给消费者了。后续消费者还能申请价格保补偿差额吗?
A:在这种情况下,消费者仍然可以申请价格保险来弥补差额,并可以获得差额赔偿。建议商家优先引导消费者通过网上价格保险入口申请补差,避免重复退差造成资本损失。
三、价格控制相关FAQ:
Q9:活动价格可以调整吗?
A:活动价格不能在活动中调整,具体价格可以在投资后台编辑时间,查看本次活动的注册操作时间表。
Q10:什么是假预热,会有什么影响,如何避免?
A:预热期日销券后价 < 活动期券后价,即此商品存在假预热行为。
举例,A预热期商品券后价为273元,双12活动券后价为278元。消费者在活动中购买的商品比预热期更贵,属于假预热。商家收到系统提示后需要及时调整。
Q11:什么是活动商品先涨后跌,会有什么影响,如何避免?
A:预热期的日销价格高于价格监测期的最低价格 10%以上,即商品先涨后跌。
举例:A价格监测期内的商品价格为100元,A预热期设定的商品价格为150元,预热期150元比日销期100元涨价10%以上。消费者觉得商家先涨价后降价,导致质疑商家的促销行为。系统会在招商后台提醒商家违规,商家收到提示后要及时整改。
Q12:收到活动商品先涨后跌的修改通知。检查验证期内的最低价格在哪里?
A:商家可以通过商家的后台-营销活动中心-价格管理中心-商品价格管理 模块检查相应的最低价格。